易教网-天津家教
当前城市:天津 [切换其它城市] 
tj.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鐢ㄦ埛鐧诲綍 | 鐢ㄦ埛娉ㄥ唽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天津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天津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天津家教网 > 大学生资讯 > 闲谭落花·蝉声撩人

闲谭落花·蝉声撩人

【作者:姜教员,编号7413 更新时间:2014-03-31
      雨来的匆匆,赶得人们一阵小跑,而我却站在雨下慢慢地踱着,任晚风送雨打湿了衣裳。这是夏日的一个雨夜。

      夏日的雨夜是金蝉集体大逃亡的时刻。手机的光亮下,是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精灵倒挂在蝉衣上,黄的、绿的,好多。好多,清晰的、模糊的,事情依稀是在昨天,转念一想,又有恍如隔世之感。

      那是一个夏天,麦浪滚滚渐次匍匐在爷爷脚下,碌碡翻飞滚出片片麦堆的乐园。打场场上,麦芒飞舞,热火朝天。不谙世事的我,没心没肺的笑着,闹着,缠着奶奶带我去捉蝉。清早,天蒙蒙亮,奶奶牵着我这个小不点,一路小跑,进入了青纱帐。晨起的露珠沾湿了衣裳,映照着刚刚蜕壳的金蝉,同样也滋润了我的童年。如今,爷爷不在了,我挽着奶奶的胳膊,同样踱在乡间的小路上,蝉声聒噪,一切变了,一切仿佛还是当年的模样。

      那又是一个夏天,童心未泯,我并不懂得失去的滋味。大人们在哭,我躲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只看到妈妈憔悴的脸颊挂满泪丝,只知道姥姥再也不会回应我的呼唤。妈妈的妈妈没了,妈妈哭了,我也像失去最心爱的玩具一样哭的很伤心。然而,童年的心情,就想娃娃的脸一样,阴晴不定。悲伤没多会儿,我已经和小伙伴窜进了林子里,嘻嘻哈哈,没心没肺,捉蝉捉到天黑。童年的无知销噬了亲人逝去的伤感,但如今又是在这捉蝉的季节,还有什么可以冲淡童年不再的感伤呢?

      蝉声喧嚣,从记忆唱回现实,串联起一个个夏夜,勾画出不一样的童年。回忆童年,或喜或悲,不可言说。但捉蝉的乐趣确是最难忘的。

      蝉,是普通话的叫法,是一种统称,比较含混笼统。而在我们的家乡话——胶东方言里,它的名字是那么的可爱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在我的印象里,家里的蝉总共有四种,名字各异,而且脱壳前后的叫法也不尽相同。

      夏日的暑热刚刚萌生,乡村四野也就开始热闹起来。这夏日狂奏曲的前奏是由“资子儿”来完成的,娇小的身段,娃娃音的“唱腔”,从它脱壳之前就已初露端倪。太阳一出,暑气氤氲,“资子儿”开始唱小生、扮小旦,“资儿~资儿”唱的真叫一个好听。

      开场锣响起,“资子儿”动乐,两位蝉界泰斗也该粉墨登场了。“节留龟”卸下盔甲,现出它帝王的根本。金黄的装扮,硕大的个头,寻到高枝最顶端最末梢倒挂金钟般垂下的曼妙身姿,无一不时刻提醒着人们它就是“蝉界大王”。金灿灿的身躯,只待雄鸡一唱,借旭日的光热再来一次华丽丽的变身,金玉其内,坚甲果身,黑盔黑甲黑的纯粹,用它的高门大嗓唱活花脸、唱美仲夏。“大节留”嗓门尽管高亢洪亮,哪比得“嘟喔(嘎嘎)”来的婉转动听,绿油油的面容、小一号的身板、滑稽可人的唱腔使它在花脸“节留”面前,不就一活脱脱的小花脸吗!你方唱罢,我方登台,越是天热越卖力,越是正午越歇斯底里。

      夏日的这出戏可真是个力气活儿,大小花脸快要唱走夏天的伏热,轴压的不错,但大轴还得是三冉生“温呦娃子”的。“温呦娃子”来了,“温呦~温呦~温”的叫声响起,夏日的热闹声也就齐了。比起“节留”,“温呦娃子”姗姗来迟却为夏天落下最意韵纯足的音符,也可以说它唱衰了夏天,唱走了暑气,让我们知道秋高气爽的日子不远了。

      蝉在古人眼中,餐风饮露,品性高洁。而它在我们看来,不仅唱好听,闹好玩,而且还是难得的美味。自然野佳肴,香嫩、天然、无害、无穷无尽,真是造物者的不吝馈赠。无论它们会把夏天唱火还是唱衰,我和我的小伙伴与它们同在。

    “千里觅芳颜”,树下、枝头,晌午、夜晚,童年的记忆,美味与乐趣就在这“粘,抠,照,抢,够,烹,吃”之间!晌午天儿,日头高照,暑气逼人,房前屋后的榆树冠里,山前四野的槐杨林中,处处都充斥着“节留”的嘶鸣声,叫的人心浮气躁。八、九岁的小顽童更是按捺不住,趁着大人晌午打盹的工夫从家里偷点白面,水面交融,和成一碗糊糊。然后把那糊糊撇了水里洗呀洗呀,最后剩下的那一丁点儿就是大名鼎鼎的面筋。这面筋粘力惊人,足以将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蝉界大王”粘住,打入死牢。偷觑到大人们正睡的酣甜,我寻着小伙伴的“猫叫”信号偷偷溜出了家门。扯一片瓜叶遮去日头的娇嗔,拾一颗胡秸当成骏马在驰奔,嘚儿嘚儿驾驾驾,疯孩子们一头扎进绿阴和蝉声交织的世界。揪一块面筋粘在长竹竿的一端,几个小伙伴暗中较劲,怕是惊了驾、飞了蝉,每个人蹑手蹑脚的靠近那正叫的起劲的黑脸“节留”,缓缓伸出手里的法宝,一点一点伸长,小心翼翼的靠近,眨眼间只听一声惨叫,那刚刚还悠哉悠哉的黑蝉已尝到面筋的“甜头”,振翅、撒尿、嘶鸣,使出浑身解数,也挣脱不得。哈哈,不要做无谓的挣扎,今晚就用你来打牙祭了。大中午冒着大太阳,小伙伴们都满载而归,晚饭多出一道野味,只可惜有点皮糙肉厚。。。怕什么,晚上我们再弄道特殊的。

      傍晚五六点钟,太阳还在西半空耀武扬威,暑热也远未消退,可林子里早就是小家伙们的身影。此时的蝉还没有从洞中爬出来,但选择今晚“越狱”的“投机分子”早已经潜伏在挖好的地道里,沿着地道向上在地表钻出一个个小孔,透过这一个个“小天窗”窥视着四周的风吹草动,时时刻刻等待着出洞的时机。这群自作聪明的家伙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而那一个个小洞就在树的旁边,方便它们躲过天敌的抓捕,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树上进军占据绝佳的位置以便金蝉脱壳。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想我们伙伴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身经百战”,“反潜伏”,“反越狱”,这都是雕虫小技。我们绕着树周仔细寻找着每一个可疑的小窟窿。找到后,顺手拾起一根细树枝轻轻一戳,“扑通”,里面有东西掉下去了。好了,拿起随身带的铲子挑开“天窗”,一层层、一点点的向下挖吧,不多会儿,你就能看到一个沾满泥巴的“节留龟”毫不情愿的在你手上无奈的挣扎。。。

      天渐渐黑了,林子里到处都是晃动的手电筒,一双双眸子望眼欲穿,扫视着树干上是不是有和人躲猫猫的“节留龟”在卖力的向上攀爬,扫到一个抓一个,绝不手软。。。不一会,口袋鼓起来了,但我们还不能停,一个个手电筒如狼似虎,稍晚一步,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这大晚上的,拼的是眼力,比的是耐心,要知道过会儿可能“节留龟”都比不上人多,眼疾手快者得佳肴啊。更何况,对“节流龟”虎视眈眈的,又何止是我们人类呢!癞蛤蟆躲在暗处,悄悄运用自己的秘密武器暗算那些故作聪明的“节流龟 ”。才以为躲过顽童的抓捕,从洞中爬出的“节流龟”低头拉车般,大步流星地往树上窜,却不料这一切刚好被埋伏在树下哭等半天的癞蛤蟆瞧见了。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眨眼的功夫,只见灵舌一动,口水四溅。“节流龟”早已不见了身影,留下的只是在手电光下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大肚子一起一伏的癞蛤蟆。 

      夜色愈来愈深沉,乡村晚夜就是这样纯粹,令人生畏。虽说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但我们还不打算走,因为好戏还在后头。逃过法眼追捕、已经攀到树干高处的蝉,歇完车马劳顿,就要开始它们的“换装秀”了。这是屌丝逆袭、丑小鸭变天鹅的时刻,我们要做见证者。此时,撑起手电扫过树干,眼前的是金灿灿的幼蝉倒挂金钟般悬在刚刚蜕下的蝉蜕上,皮鲜肉嫩,赶紧够下来多捡一些回家,抓紧时间下锅。因为时间一长,待到它双翅展开,口感就变差了。金黄柔嫩的幼蝉在我手中颤抖,难道这是在求我饶它一命吗?犹豫了片刻,荡漾了会儿童年的善心,记起爷爷讲过金蝉脱壳的诡伎俩,懵懵懂懂间,握住幼蝉的手已经装进口袋里去了。深夜里林子中依旧热闹,小伙伴们已经陆续回家了,但“大哥二叔三爷们”准备通宵与蝉斗智斗勇,去捡够一百个,二百个。。。                                             
                                                  。   。   。   。   。   。

      渐渐的,小伙伴们都长大了,虽说实践的机会少了,但这“粘,抠,照,抢,够”的技能却并未衰退。今年的战况不错,光我家院子里的槐树根旁就捡过了二三十个。

      蝉声依旧撩人,生活的艰辛、游戏的诱惑却掠去了小伙伴们的身影,今年陪伴我捉蝉的只有老妈了。

      一年一年,蝉不减,而捉蝉的人却换了容颜,这就是已然逝去的童年。
                                
                                                                              2013年8月1日凌晨初稿于奶奶家
                                

-更多-

最新教员

  1. 吴教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 刘教员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 刘教员 齐齐哈尔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4. 冯教员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
  5. 胡教员 天津外国语学院 英语
  6. 安教员 河北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7. 潘教员 天津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8. 王教员 河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王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美术